•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公众号

走进暑期文化公益课堂

老师向优秀学员办法证书


孩子们认真学习古筝


国学班,家长和孩子挤满了课堂

  走进暑期文化公益课堂

  ◎本报记者 黄晓庆

  在这网络信息化爆炸的时代,很多孩子沉迷于电脑、手机等,暑期孩子们如何安置,是很多家长伤脑筋的问题。

   去年,船山区文联联合船山区文化馆启动首届暑假公益培训,在暑假期间开设免费培训班,教导孩子们学习书法、民族器乐、国学礼仪三个项目。通过培训,200余名青少年接受了艺术熏陶、提升了文化品位、综合素质,活动受到很多学生、家长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近日,《巴蜀周末》记者获悉,今年暑期,船山区文化馆将会继续组织孩子们进行少儿书法、声乐、器乐及小主持人等免费培训。据了解,炎炎夏日,沐浴在这清凉的文化清风里,孩子们不仅有了充实的暑期生活,也收获了知识。

  陪读家长:

  魅力传染也当“学生”

  去年暑期公益课的消息一发布,立即受到我市众多家长的关注,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抢名额。原本公益课培训只招收5岁半到10岁的孩子,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连4岁的孩子都拽来学习国学经典。据了解,在不到一个月的报名期限内,就招收了200多名青少年,比预计的人数多了不少。

  也许是家长的踊跃感染了孩子们,他们也并未辜负父母的这份热情。虽是公益课,没有过多的约束,但绝大部分孩子学习都非常积极和认真,上课热情非常高,老师在上面讲课时,孩子们都规规矩矩地坐着听,不懂不会的会虚心请教,有时候提问的人太多,一节课解说下来,老师们常常是口干舌燥。

  因为女儿的好动性格,家住金港国际的丁女士将在裕丰园小学二年级读书的女儿也送来参加公益培训课。丁女士是冲着国学课来的,这位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国学课蕴含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

  一次偶然原因,丁女士提前下班去接女儿。站在窗户外等待女儿的时候,丁女士也逐渐被老师所讲的国学传统文化所吸引。距离下课还有半个小时,丁女士悄悄地坐到了教室后方的空座位上,和女儿一起当起了学生。

  据船山区文联副主席徐慧介绍,国学课是人气非常火的课堂,孩子们上课也都非常严肃认真,学礼仪时他们会跟着学习比划,过于复杂的礼仪,他们还会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在笔记本上。除了求学若渴的孩子们,陪孩子们来学习的家长也被这很少接触又有魅力的传统文化所吸引。因此,国学课堂常有座无虚席的学习盛况。

  据《巴蜀周末》记者了解到,今年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他们将继续组织开展公益课堂活动。不同的是,为让孩子们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或技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我市挖掘和培养更多的文艺苗子,所以今年的培训项目在保留去年书法和民族器乐的基础上增加了声乐和小主持人培训。据了解,目前已经进入报名阶段,等孩子们一放暑假,就立即开班培训。

  纠结父母:

  孩子找到了兴趣方向

  家住顺南街的洋洋是名刚上三年级的小姑娘,平时既爱画画,又爱音乐,还喜欢跳舞。父母想培养她一些艺术气质,但又不知道到底该培养她哪一方面,于是一直在纠结中观察着。暑假前,洋洋妈妈听朋友说船山文联和文化馆组织了公益课培训,其中有古筝培训。因为洋洋妈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筝是她特别偏爱的传统乐器,年轻时曾希望自己学得一手好古筝,做个优雅而安静的淑女,但结婚后整天围着家庭和孩子转,古筝梦自然就离她越来越远。如今,她只能寄希望于女儿。于是,她不假思索就替女儿报了名。

  原本只是如妈妈的心愿来古筝班参加学习,洋洋觉得随便学学让妈妈高兴就好。但接触古筝后,洋洋这想法被彻底改变了。在欣赏老师教学弹奏时,洋洋不仅被那古韵悠悠,悸动心灵的琴声所吸引,而且老师优美的弹姿也让她觉得特别享受。这一刻,洋洋有个很强烈的意愿:“我一定要把古筝学会,实在是太美妙了。”下课后,洋洋赶紧把这一决定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乐开了花儿,立刻让朋友帮忙给洋洋挑选了一台古筝。

  确定了学习古筝的兴趣方向,洋洋学起来特别带劲儿,在古筝班成了好问的学生,从乐理知识到琴技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即使在刚练习古筝的时候,或因指甲没缠好,或因胶带让手指过敏以及拆指甲的时候,手指有一段疼痛的过程。但因为喜欢,洋洋没有因疼痛而放弃,反而勤加练习,成了古筝班里的优秀学员。暑期结束后,妈妈还替她报了私人学校的古筝培训,进一步学习琴艺。

  回头客:

  10岁男孩当公益课堂“铁粉”

  《巴蜀周末》记者从船山文化馆了解到,目前因为大部分青少年儿童还未放假,所以报名的人不是特别多。但从报名的人中,船山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小男孩名字,他叫晓海。据工作人员介绍,晓海去年报学了公益课堂的国学班,今年又报名了晓海小主持人培训,是去年他们暑期公益课堂的“回头客”。

  上周星期天,《巴蜀周末》记者联系到了晓海。晓海告诉记者,因为爷爷是名老教师,从小注重对他传统文化、礼仪方面的教育,所以养成了他对传统文化方面的兴趣。去年,他从同学那里得知了要举办国学、书法、器乐等暑期公益培训,就毫不犹豫报了国学班。在国学班里,晓海温习了爷爷曾经交给他的那些名人典故和古人的为人处世之道,还新学了坐姿、站相、奉茶、穿戴等礼仪方面的知识。回到家,他和爷爷又有了新的话题;在学校,他可以向不知道的同学们侃侃而谈自己在国学班所学的知识。

  因为暑期公益课堂能满足晓海的学习需求,自去年后他就开始关注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本月,船山区文化馆发布培训小主持人的消息,他立马报了名,还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同学们。晓海说,只要以后有这种学习活动,他都愿意参加,他要当“铁杆粉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粉丝0 阅读5159 回复0
上一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北京行”发布时间:2015-06-28
下一篇:
“穿越明城墙”文化公益活动启动发布时间:2015-06-2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榜

Powered by 文艺日报 © 2010-2099 cnwhw.com.cn Inc.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250号 (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6010892号-2 )